偶然风雨惊花落,再起楼台待月明
发布时间:2018/2/25 17:08:51 发布者:2024新澳门原料网站

偶然风雨惊花落,再起楼台待月明

  (莱芜傲农家属 万振鹏)

  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,以武起事,而最终以文为业,成为大词人的只有一人,他就是辛弃疾。这也注定了他在文人中的唯一性与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。

  辛弃疾从小苦修剑法,至少是快刀利剑杀过人的。他生于金宋乱世,不满金人的侵略蹂躏,22岁时他就拉起了一支数千人的义军。一次,义军中出了一个叛徒,将印信拿走,准备投金,辛弃疾手提利剑单人独马追贼两日,第三天提回一颗人头。为了兴复大业,他南下临安,当他完成任务返回时,却遇部将叛变,辛弃疾跃马横刀,只率领数骑突入敌营生擒叛将,又奔骑千里,将其押解至临安正法,并率万人南下归宋。他立下这一壮举时还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,正血气方刚,欲为朝廷痛杀贼寇,收复失地。

  本以为辛弃疾会就此成就一番大业,但世事总是无法一帆风顺,遂心如意。南归之后,他手里失去了钢刀利剑,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,他再也没有机会奔走沙场,血溅战袍,而只能笔走龙蛇,泪洒宣纸,应该说他的词不是用笔写就,而是用刀与剑刻成的。时隔千年,重读他的作品,我们仍然能感受到他的磅礴杀敌之势,就如这首:

  醉里挑灯看剑,梦回吹角连营,八百里分麾下灸,五十弦翻塞外声,沙场秋点兵。

  马作的卢飞快,弓如霹雳弦惊,了却君王天下事,赢得生前身后名,可怜白发生。

  ——《破阵子》

  辛弃疾本志于血洒大漠,马革裹尸,以身许国,但南渡后被迫脱离战场,再无用武之地,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,像共工那样怒触不周,他临江水,登危楼,望长安,只能热泪横流。

  他曾在一首《戒酒》中戏说不为朝廷所喜欢的原因:“怨无大小,生于所爱;物无恶美,过则成灾”,他因爱国而生怨,因尽职而招灾,他太爱国家,爱百姓,爱朝廷了。他作为南宋臣民生活了四十年,却有二十年被闲置一旁,而在断断续续中被使用的二十多年间又有三十七次频繁调动,但每当得到一次效力的机会,便认真与执着地去工作。对于多数人而言,有碗饭吃,便不再多事,可辛弃疾内心那把爱国之火烧得他浑身发热,无论在何时何地任何职,甚至赋闲期间,他都不停地上书,一有机会就抓实干,练兵,筹款,整饬政务,说到这,你是不是也为辛弃疾鸣不平呢?抑或从他身上找到了共鸣?

  辛弃疾的经历就像新人来到傲农,作为新血液注入傲农,最初可能有好奇,有新鲜感,有活力,充满干劲,久而久之,工作生活中需要磨合的地方越多,遇到的挑战也越来越大,就会感到不如意,感到压力,感到困惑,有些人可能因此心理防线瞬间崩塌,导致还没开始就输给了困难与挫折。在这种情形下,应该坦然接下这份压力,奋勇向前,把困难当做攀向成功的垫脚石,谁的人生没有坎坷呢?虽然人生“偶然风雨惊花落”,但可贵的是能够拥有像辛弃疾那样一次次“再起楼台待月明”心态。

  辛弃疾无论身在何处,都能兢兢业业地工作;不论风雨几时,都保持着那颗炽热的爱国之心,积极的心态。我想对初入傲农的“新生力量”们说,年轻就是离开庇护的时候,就要展翅高飞,成为傲视苍穹的雄鹰,前方的道路再险阻,困难再多,不拼一把,你怎么知道自己不会成功呢?每位傲农人都以傲农精神为力量,保持豁达的心态,无所畏惧,勇猛前进,带着自己的愿望,带着傲农的愿景一起高歌启程,迈向广阔的未来。

福建傲农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,地址: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石亭镇兴亭路和宝莲路交叉处, AONONG
© 2011-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1012412号-1

猪OK傲农OA